自从人类开始用木材拼合船只以来,如何防止木船进水就成了造船技术的核心课题。对于这个难题,世界范围内的造船匠们给出了几乎相同的答案:将特定的填充物塞进木板间的缝隙,使之完全密封——汉语专业名词称之为“捻缝”,英语则称之为“caulking”。不过,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工匠所对填充物的选择却有着明显的差异。
历史上的捻缝法
历史文献对于“捻缝”的最早记录来自公元前15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希罗多德。他在《历史》中提到,古埃及人会用莎草纤维填入船板间的空隙。考古证据完全应证了他的说法。1991年,埃及阿拜多斯(Abydos)的奥西里斯神庙附近发掘出了十四艘陪葬船,其制造年代约在公元前2950年至2775年。考古学家在这些船只的每处接缝中都发现了芦苇束,说明古埃及人已会使用植物纤维实现船只的水密。
在欧洲,英格兰东部的约克郡和林肯郡在1937年到1988年间相继发掘出4艘早期木板船,其年代约在公元前13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。其中最完整的一艘长14.35米,船底由三块木板榫接而成,船板间填有干苔藓。1921至1922年,丹麦约特斯普林(Hjortspring)的沼泽中曾出土了一条公元前300年左右的大型木船,使用了较为高级的松脂作为捻缝原料。与之类似的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海峡群岛发掘的原始木船——他们使用的是天然沥青。
中国的捻缝
中国有关捻缝的最早证据来自1979年在上海川杨河发掘的唐代古船。据考古报告,唐人已使用桐油与石灰混合而成的“油灰”填补船板间的缝隙。
不过,这些填充材料都有各自的不足:芦苇和苔藓容易腐朽;松脂、沥青、油灰尽管有极佳的耐水性,但延伸率和抗胀性明显较差,在木料浸水膨胀变形后易开裂。于是到中世纪晚期,东西方都产生了将纤维与油料相结合的“捻缝”方法,其中以欧洲的填絮捻缝法最为典型。
填絮捻缝法
填絮捻缝法最晚在15世纪已在欧洲普及,在木船制造领域一直延用至今。所谓填絮(Oakum)即是从废旧的焦油麻绳中抽解出的纤维。浸过焦油的麻绳具有极佳的强度与耐腐蚀性,其纤维正是捻缝的理想填料。制作填絮,先要将麻绳切段、拆散,再浸水煮沸,用木槌捶打松软,重新团成拇指粗的蓬松线绳——这些工序极为辛苦枯燥,因此其制造者往往是服刑的囚犯和底层贫民。
使用填絮捻缝时,船匠要用特制的凿子将其凿入缝隙内,将填絮压得像木板一样坚硬。最后,还要将整块船壳烤热,趁热刷上融化的松脂或沥青。这样就形成了由绝水涂料与紧实填絮组成的两道隔水层,足以实现长期坚固的水密。
中国明清时期采用的捻缝技术与此高度相似。明代《天工开物》卷九云:“凡船板合隙缝,以白麻斫絮为筋,钝凿扱入,然后筛过细石灰,和桐油舂杵成团调捻”,即用白麻纤维为填料,外侧再刷上石灰桐油调成的油灰。《龙江船厂志》云:“油捻欲固,又在灰麻如法。”这同样是强调外层绝水涂料和内层纤维填料的重要性。
兴化市苏泓木船厂以祖辈独特的制作工艺专业生产木船,木船外形古朴典雅、美观大方,轻巧灵敏而又坚固耐用,主要制造木船、贡多拉船、公园游船、画舫船、手划船、电动船、欧式木船、比赛龙舟、酒店装饰木船及各类木船、木船模型等等。
兴化市苏泓木船厂技术精湛、服务周到;产品船只造型美观、价格实惠,多年来不仅在行业内得到好评,更是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任与支持。我们愿与顾客携手,使产品外观设计更加美观,质量更有保障,售后服务更加完善,让我们的产品立足国门走向世界,竭诚欢迎国内外商家前来洽谈!